捐赠物资被转卖?真相 驰援并非捐赠

来源:解放日报

本报讯(记者 任俊锰)这段时间,全国各地为上海送来各类抗疫民生物资,让人感到温暖。

但在物资分配中,发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。比如,近日松江泗泾镇某小区的团购商品,贴有“建湖县优质驰援大上海”字样。“驰援物资”怎么能卖?经调查,该团购产品是泗泾向江苏省建湖县徐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购的,与建湖县政府捐赠的10吨包菜同在两节铁路集装箱内运往上海。4月9日,建湖县农业局发布的声明也给予了证实。

这段时间,黄山市田园徽州精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接到多位上海市民电话,咨询该公司捐赠上海的物资为何被售卖。公司4月9日发表声明,3月30日至4月1日,公司受黄山市人民政府委托向上海运送3车物资,共计50余吨,这批物资为黄山定向援助奉贤等区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体,已免费发放。除此之外的保供物资,为上海方面委托公司采购的货物,并非捐赠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保供物资是一个统称,保障民生供应的物资来源不同渠道不同,有政府企业个人无偿援助、捐赠的,也有采购的物资。严格来说,各地政府无偿支持上海的物资称为“援助”物资;以企业个人名义无偿支援上海的物资称为“捐赠”物资;至于“驰援”“支援”等字样,并不意味着这批物资是无偿支持的,其中不少是市场行为。在疫情紧急情况下,能够快速组织物资保障民生,都值得肯定,不同渠道不同来源的绝大部分物资都有明确的对接单位,但它们被“拼车”“拼装”确实容易让人误解,相关方面应齐心协力,及时说明,勿让一片好心反而让人堵心。

咸宁市
上一篇: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:2023年投资布局“六个新”
下一篇:基石药业-B获执行董事杨建新增持57万股公司股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