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干不动”的中年打工人,选择在海外寻找新方向

【口述】“干不动”的中年打工人,选择在海外寻找新方向

实习记者 王月竹 

记者 周姝祺

34岁的李莉离开了已经工作七年的通讯行业大厂。她没有选择继续在国内大公司兜转,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海外。

在她看来,一线城市大公司的节奏太快,压力太大,长期以来的高压工作已经让她身心俱疲;但回到家乡小城市,气候并不喜欢,也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。李莉意识到,她在国内的选择余地已经不多,去海外寻找机会也许是值得一试的选项。

逃避国内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,转而到海外寻求事业发展,似乎正在成为一部分中年职场人的新选择。公开资料显示,2020年,从国内前往海外生活的累计人数达到1000万左右,具备技术实力的人在海外企业更受到青睐。

随着国内部分行业红利消失,“996”、性别歧视、年龄歧视、恶性竞争等问题愈发显现,不少到了而立之年的“打工人”,选择远赴重洋,在异国他乡开拓事业的“第二春”。

在海外工作的中年职场人,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吗?界面职场采访了两名选择在海外工作和生活的“30岁+”职场人,了解他们过去与现在职场生活的变化。

李莉,前国内大厂企业文化模块负责人,现任澳州上市公司市场专员

在国内的时候,我在深圳一家通讯大厂做企业文化模块负责人,算是一个小管理者。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,我需要经常出差到全球各地分公司拜访海外客户,常常搭完一架红眼航班,又是一架红眼航班,长期处于连轴转的状态中,完全没有任何休息。

有时从公司下班以后,我就得赶紧乘过境巴士赶到香港,然后再搭红眼航班飞到欧洲。落地以后,那边就是白天,所以一下飞机我又得赶快开始工作,直到国外时间下班,最后几乎24小时都没有闭眼休息。

在经历长期高压和24小时无休的强负荷工作后,身体不堪重负,我终于选择了离职。选择海外工作,是基于多点考量:第一,我承受不了一线城市的普遍高压和快节奏了;第二,不想回到家乡小城市,气候太阴冷了;第三,我有过英国留学的经历,对国外文化相对熟悉。权衡之下,我瞄准了适合“养生”的澳大利亚。

2014年,我成功拿到南澳和西澳两个州的担保邀请,随后登陆阿德莱德,找到了一份当地华人报社的工作。两年以后,我又来到布里斯班,成为一家上市珠宝公司的市场专员,负责中国市场的营销。

进入现在的公司工作,我感觉更加被尊重。我拿到现在这家公司offer的时候,其实是怀着孕的。要入职时,我跟HR和部门经理讲了实际情况,并且表示如果公司因此需要重新考虑,我完全理解。我的部门经理只说了一句话,我一直记到现在:“We need your brain, not your belly.”(我们需要的是你的脑子,不是你的肚子。)

这边的工作氛围也和我曾经的职场环境不太一样,大家都非常看重work-life balance(工作与生活的平衡)。我到现在其实都没有完全适应,甚至有时候会感觉惶恐。

前段时间工作量很大,我需要在社交媒体上做营销以及战略性部署工作,但同时又要照顾孩子。我跟领导商量,能不能等孩子睡着之后,我再上线工作,保证不会耽误工作进度。领导当时就说:“工作可以稍候。就算你不做这个工作,地球也不会停止转动,但是对你的家庭来说,如果你出问题了,家庭就会真的停转。”

尽管有领导“打包票”,但我还是很难改掉多年的工作习惯,要是哪天有事请假了,我晚上都会偷偷上线,然后把工作做完,要不然心里会难受。现在这段时间,工作量比较小,每天好像没啥事干,我就会跟经理说,你们有什么多余的工作尽管扔给我。就这样,同事们都会觉得我工作太拼命了。

客观地说,这边三份工作的强度加起来可能才跟国内一份工作差不多,相比国内还是轻松不少。这也意味着我的薪水并不算高,可能仅仅是这边蓝领的一半。在空余时间,我还开了一个留学工作室,如果真的闲下来了,我会觉得是在浪费时间。

相比于薪资,最突出的问题是职业发展非常受限。从进公司的第一天起,我就清楚升职可能性为零。因为华人毕竟不是本地人,能听懂当地笑话都算不错了,要想完全融入文化还是比较困难,所以通常公司要提拔员工,都不会把华人当作首选。

除此之外,这里的决策方式也更多是领导说了算。头脑风暴的时候,如果领导提出了建议,大部分同事还是会随声附和。正因如此,现在这家公司其实比较缺乏创新氛围。

回想起来,我待了快三年,每一年的营销方案都没有特别大的变化,而国内的营销创新可以说是层出不穷。我现在如果回国工作,都不知道能不能适应了。对于追求事业、工作价值感的人来说,选择海外工作一定要做好和国内落差比较大的心理准备。

王坤,前国内游戏公司游戏策划,现在澳州担任赛车游戏策划

我是北京人,85后,2018年受公司内斗影响被裁员后,就到了澳大利亚工作。

我大学专业其实是物理和VR相关的,但毕业之后一直在从事游戏策划工作,包括来到澳大利亚之后也做策划,主要就是因为自己从小就接触游戏,也很喜欢玩游戏,希望做出好游戏。

来到这边以后,我发现同事间的合作模式确实和国内所在企业不一样,大家想的都是如何发挥各自优势,怎么合作,才能把游戏做得更好。拿赛车游戏举例,如果我提出一个油门刹车的需求,这边程序员就会积极地反馈我怎么做,可能还会给我补充一些细节。

我所在的国内公司可不是这样。策划如果说需要油门刹车,程序员就会问你:“哪脚油门?哪脚刹车?这油门能踩多深?3厘米还是5厘米?”他们得把这种细节抠清楚了才能做,就是为了避免被“甩锅”。不得不承认,这样做责任分工非常明确,大家不会办错事,但同时也很难把事情办得出彩。

个人来说,我是不太认同这种工作文化,所以同事里感觉“对路”的也很少。并且,有时候在工作中和同事合作,分配任务的时候,有人会说这也做不了,那也太忙做不了,但最后汇报工作成果的时候,他又很会抢功,把别人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。

我在国内辗转过游戏大厂、小厂,都很少和同事交朋友,朋友圈也是屏蔽同事。或许是不屑于维护这种人际关系,我没有通过公司内部“政治斗争”的方式存活下来。

事实上,即使避开了这次内部斗争,在普遍年轻化的国内游戏行业,也还要经历比互联网行业更普遍的“35岁危机”。一旦年龄大了,工作效率拼不过年轻人了,除非升上管理层,否则通常只能等待被降薪、裁员的命运。

选择来到海外工作和生活是我综合考量后的决定。在国内时,我的年薪要比现在的40万人民币年薪更高,但与此相对应的是生活成本也很高。我想,换个环境之后,消费与工作收入也许会更加平衡,工作与生活也可能更加平衡。

在这边的游戏公司,我没有年龄焦虑了。我的同事里有比我年轻的人,但也有很多比我岁数大得多的人。这里的工作文化是相信员工的工作经验、资历和能力,而不是更在乎效率和性价比。如果一个人做了十年游戏音效,同时也有成绩,他们就会相信这个人一定是这方面的专家。

没有复杂人际关系和“35岁危机”,但别的问题也同样存在,比如就业机会少。

可能是因为华人身份,也可能是能力不足,我在这边的求职经历挺坎坷的。来到澳洲的三年内,我往游戏公司投的简历基本上都石沉大海,直到今年才机缘巧合找到一份游戏策划工作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我只能去仓库搬砖维持生计。

这种工作比较低端、基础,公司管理非常严格,我们不能玩手机,没有午休,只要是工作时间就必须一刻不停地干活,完全被当作不停运转的“永动机”。但是没办法,合适的工作机会实在是太少了,虽然搬砖和之前国内工作相比落差很大,但也只能放平心态,先凑合干着。

总体来说,入职现在的游戏公司后,我对工作和生活状态都挺满意。公司很尊重个人能力和经验,脚踏实地好好干的话,一定是会有回报的。另一方面,我未来也希望尝试做做餐饮,开个煎饼摊什么的,如果真能做起来的话,开到80岁都行,应该还是比干游戏要强一些。

(应受访者要求,采访对象均为化名)

火星人
上一篇:外交部:中俄关系不结盟、不对抗、不针对第三方
下一篇:易纲: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持比较有力